未来是湿的 21

分享 收藏 已有 1819 次阅读  2009-09-24 12:17
未来是湿的

来源:商务周刊    日期:2009-9-22

  克莱·舍基所写的《未来是湿的》,核心是讲社会性工具。如果你第一次听到“社会性工具”这个词,可能会好奇它为什么在Web 2.0浪潮中被吵得这么响,怎么会为互联网带来这么高的价值?

  什么是“社会性工具”?简而言之,就是使得人们利用互联网构建群体变得容易的一切技术手段。拜新技术之赐,群体行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现在,我们可以以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一起从事某个项目;可以发现和我们志同道合的人群,不管我们的兴趣有多狭窄;可以打破新闻的瓶颈,每个人都成为媒介出口。当人们被赋予共同行动的工具而可以突破传统的组织局限时,还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

  这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在这项伟大技术的第一阶段,即从1995年到2000年,网络的社会应用尚未优化。每个人感觉激动的是信息的分发和商业的成效。基本上我们在网上重建了旧有的模式:点对点的交易,报刊平移上网,等等。

  2000年以后,众多的人来到网上,网络拥有了真正的社会密度。一部分人上网和大多数人上网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而大多数人上网和每一个人上网之间有更大的差别:在你所属的社会群体中,如果每个人都在网上,你就可以使用在线工具协调此一群体的社会和商业生活。你可以用网络发起旅游,展开团购。这些事情成为可能,不仅是因为技术上可行,更是因为社会密度终于赶上了技术的步伐。

  2000年互联网曾经遭遇大幅跳水,由于金钱的逃跑,创业者不再说“我要开始这项新的网络服务,我要募集500万美元风投,我要实现这个大的商业计划”,而是开始问自己:“做这件事情的低成本方式是什么?实现我的目标的最佳路径是什么?”经常性地,低成本方式和最佳路径就是允许用户卷入。而一旦我们开始走上这条路,无限的可能性就向我们展开了。

  前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中有段精彩对白,女上司严厉地质问男主角:“你说我干巴巴的?”男主角吓得摇手说:“不,正相反,您湿乎乎的。”这个社会,如何不是干巴巴的,而是湿乎乎的呢?或者说社会如何更人性、更有人情味呢?互联网的终极意义,社会性工具的终极意义,就在于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往往有一个错觉,就是以为发明互联网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技术化,更干巴巴。其实正好相反,籍由社会性软件,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的人文含义就是让世界变得湿乎乎的,或很俗的说,让世界充满爱。

  不妨先从“让世界充满爱”这个“爱”字谈起。十年前,人们还无法见证互联网催生这样的社会风潮——上百万的人共同推动巨大的事业,不是为了钱,而是出于爱。

  长久以来,爱在小的人群中有深刻的影响,例如,我们都会善待家人和朋友,但爱局限于此并且内容有限,大型和长期的行为则要求经济报酬。正如那句谚语告诉我们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生活早已教会我们,除获得金钱报酬外的其他动机是不足以支持严肃的工作的。

  然而现在我们需要忘掉这句谚语。人们现在有大量工具用来分享文字、图像、视频,并以共享为基础形成社区和实现合作。由于收音机和电视的推广,20世纪成为广播的世纪,那时的媒体正常模式是,由一小群专业人员制作内容而后把它发送给庞大的消费群。然而媒体按其字面意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中间层,从来都是三方面的事情,人们当然喜欢消费媒体内容,但他们也喜欢创造它和分享它(“看我做了什么!”)。现在我们有了除消费外还支持创造和分享的媒体。在我们所习惯的世界里,人们为爱做小的事情,做大事则是为了钱。不过现在,我们可以为爱做大事情了。

  也许我们可以毋需夸张地说,互联网是一个爱的大本营。互联网之所以拥有海量的内容,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它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自愿项目之一。从Napster到Skype,从google到Facebook,由于功能越来越强大、用途越来越广泛的新工具流落到普通人手里,一个个财富和社会奇迹被创造出来,从根本上改变了全世界人工作、玩乐、生活和思考的方式。

  是的,我们该为两样事情而激动:一是存在多种社会实验的可能性,二是还会有更多的社会性工具的新用法被发明出来。我们仍然在寻找生活在一个网络社会中的“规则”,下一个十年的任务是,利用现在已经释放出来的生猛的革命性力量,搞清我们到底可以做些什么。

  然而,无论怎样,我们都获得了一种昭示:未来,我们将迎来一个湿乎乎的而不是干巴巴的世界。

  “数一数二”还是“小而美”?

  有一种理论在中国很流行: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可是,金融危机一来,做标准的华尔街投行整体倒下,做品牌的通用汽车濒临倒闭的边缘,做产品的苹果则红红火火。在中国有着同样的故事。做标准的唐氏兄弟早就不见了踪影,做品牌的蒙牛在毒牛奶事件中名声一落千丈,相反,只会生产的没出息的三元牛奶却在全行业丑闻中得以身免,产品供不应求。

  中国30年经济高速增长,干什么都赚钱,已经毒化了一些企业家的意识。“数一数二”、做强做大这样的理论,最容易打动他们的神经。于是,他们为着一个宏大的目标,每时每刻都处于紧张之中。要“数一数二”,就要多启用资本杠杆,就要花巨资去砸广告,就要去编织一个个宏大的概念,就要去塑造一系列的品牌概念传奇,而那些老老实实做企业、做产品的人,则被看成是“小农意识”,视野不开阔。

  “数一数二”的理论,被国内以讹传讹,说成是杰克·韦尔奇的理论。韦尔奇则不厌其烦地在他的自传中喊冤:数一数二,只是他刚接手GE时的权宜之计。当时GE的规模过于庞杂,官僚体系都为维护本部门的利益而“据理力争”。韦尔奇不得不祭起“数一数二”的旗帜,把那些臃肿的部分砍掉。可是当企业进入正常状态,不把细小的环节做精,不把细小的事物做细,也就没有了做企业的味道。可以说,人们一味追求高增长、高速度、高消费,一味做大做强,是引爆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我宁愿相信,数一数二只是副产品,不是一个公司应该锁定的目标。你一旦以它为目标,也就本末倒置了。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地头力”,即一种凭借专注于细小事物形成一个强大的“场”,促使企业中每一个人去头拱地解决现实问题。地头力不是理论,而是现实中企业家在一个个细小事物中头拱地创造的写照。

  20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写了一本轰动一时的书——《小的是美好的》,他旗帜鲜明地指出,相对于大而无当的扩张,不计后果的掠夺性发展,小带给我们的感觉会更加美好。舒马赫认为,资源密集的大型化生产导致经济效益降低,贫国与富国的差距拉大,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人应当超越对“大”的盲目追求,提倡小型机构、适当规模、中间技术等等。《小的是美好的》出版后,影响很大,6年内重印了12次。舒马赫有着非常坚定的信仰:在这个世界上,红的不是好的,蓝的不是好的,只有小的是美好的。小需要关照,小可以成长,小可以灵动,小充满生机。而大,易滋长官僚气息,易掩盖罪恶。可以说,舒马赫在书中讨论的问题,切中了当今世界发展的要害。

  一如苹果公司抱着“与别人生产相同的产品是一种耻辱”的信念,当一个公司,真正在每一个业务现场专注于细小物件的创造了,就给世界创造了惊喜和美感。供应商、协作商、资金、品牌、资源、人才就开始向这个公司汇融了,整个供应链的建设就以公司为圆点展开了,公司规模和影响力也就跟着扩展开了;当一个国家的每一个企业,都有独一无二的地头力,都能一刻接一刻地追求极致和精进了,这个国家就是最强大的国家了。

  大危机是我们回归经营管理本真的契机,我们需要回到客户真实需求点,回到员工的现场开拓力,深耕细作,降本增效,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增强赢利能力。这时,重要的不是整合多大规模的资源,甚至也不是制定出整体的转型战略,重要的是别那么浮躁,别那么雄心万丈,而是安心于做好每一件事,凝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承当起一刻接一刻地精进,就一定可以开发出生活这个巨大的、生生不息的矿脉。


邀请好友来看这篇日志 推荐给和自己最紧密的好友,默认是300人 分享这篇日志到我的个人动态

分享到微博 ( 1个)

收藏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 langely 2010-09-18 12:25
  • hulian 2009-10-03 11:46
    good!!
  • 电车侠 2009-09-25 22:36
    viwaliu: 对大多数单独个人来说,自身是渺小的,所以需要:专业、专注、专一。
    对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来说,需要的是宽阔的胸怀,才可能百花齐放。
    很有见地!!!
  • viwaliu 2009-09-25 15:52
    对大多数单独个人来说,自身是渺小的,所以需要:专业、专注、专一。
    对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来说,需要的是宽阔的胸怀,才可能百花齐放。
  • Jerry.zheng 2009-09-25 15:12
    good
  • xtgzj 2009-09-25 07:18
  • 动力电池 2009-09-24 17:39
     有一种理论在中国很流行: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可是,金融危机一来,做标准的华尔街投行整体倒下,做品牌的通用汽车濒临倒闭的边缘,做产品的苹果则红红火火。
  • tygl202 2009-09-24 16:49
    互联网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观念。许多过去奉为经典的观点,现在过时了,比如说:过去是“物以稀为贵”,现在却是物以多为贵——传真机、电脑等都是越多越好、越多越有效……
  • zhuzwd 2009-09-24 16:13
    有点意思
  • jianjia 2009-09-24 14:39
  • chengxinyong 2009-09-24 14:11
    支持一下
  • hfsong77 2009-09-24 14:05
    当一个公司,真正在每一个业务现场专注于细小物件的创造了,就给世界创造了惊喜和美感。
    专注!
涂鸦板
  快捷键: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