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中国技术人员向往!日企才能在中国成为胜者 1

分享 收藏 已有 298 次阅读  2010-07-23 10:43   标签中国  胜者  技术 

 

2010/07/21 00:00
田中 隆一
三井住友银行苏州分行行长
  苏州目前共有约1000家日资企业,除高新区和工业园各有约400家之外,其他地方还分散有150~200家。而从包括周边区县的大苏州地区来看,这一数量还要高,估计约有2000家。苏州对日资企业进行招商已有15年历史,政府人员中也有很多日本通。苏州的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而且还拥有太湖等优美的自然环境。当地的环保意识最近也在不断提高。

劳动力由当地满足

  最近人们常说来自内陆地区的外出务工者在减少,这一情况也同样适用于苏州。不过,其影响不是很大。这样说是因为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以前就有很强的本地取向,对来自远方的外出务工者并未形成很大的依赖性。而且,苏州隶属的江苏省约有8000万人口,整个华东地区更是达到了约1亿5000万人。应该说只是本地的劳动力就足够用了。另外,苏州的制造业也大多是面向身为消费“重镇”的上海等地制造高附加值产品的厂商。这一内需取向在近一年里得到进一步增强。这一点与通过劳动密集方式制造廉价商品后向海外出口的广东地区大为不同。

  劳动者的本地取向也形成了良好治安环境。与外出务工者不同,由于都是同乡,这也是不易干出坏事的理由之一。

时限只剩下5年

  日资企业为在中国生存而采取对策的时限只剩下今后的5年。

  中国现在恰似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日本。就像当时的日本那样,大家都认为“明天是玫瑰色的”。但同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这就是时间流逝的快慢。
  如今的中国,一年会发生相当于3年的变化。比如,日本从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到大阪世博会用了6年,而中国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只用了不到两年。这种情况今后持续下去的话,日本20世纪80年代迎来的经济高峰期在3~5年后就会在中国到来。

  在技术实力及研发领域,中国也在迅速缩短与日本等的距离。比如射出成型用模具,以前只是从日本进口,而现在中国已经能够在国内制造。而且,对于那些从外国进口的先进制造设备,最近中国本土企业也可依靠自已的力量来维护了。中国的技术实力在迅速提高,估计在不远的将来便可消除与日本之间的差距。日资企业虽说目前在技术实力及产品上还保持着较高的品牌形象,但今后5年不采取措施的话,这一优势也将会丧失殆尽。

与优秀的中国技术人员为伍

  那么,日资企业又该怎么做呢?其答案就是,包括制造设备的维护在内,将从研发到制造的整个供应链移至中国,认真制造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

  对于那种在中国进行研发的话知识产权就会无法得到保障的观点,笔者想说的是,既然是在中国销售产品,就很难只将技术一直雪藏起来。而且,在技术开发竞争上总能胜过中国技术人员也是不太可能的。中国的技术人员数量大致为日本的10~20倍。展开正面较量的话,长期来看,日本基本没有取胜的希望。

  对日资企业而言,重要的是要保持现有的良好品牌形象。目前日资企业别无选择,只能趁着日本的技术尚未失去吸引力的时候,引进中国技术人员,与他们一起来开发新技术和新商品。可以说,只有设法使中国技术人员一直怀着“想在这个企业工作”的想法,才是日资企业在中国谋求生存的正道。(特约撰稿人:田中 隆一)

■作者简介

1984年4月进入住友银行。1994年就任上海分行代理行长。2001年任上海分行副行长,2003年任大阪总行营业第一部次长,2006年任天津分行行长,2009年5月起任三井住友银行苏州分行行长至今。

■日文原文:中国人技術者があこがれる企業が勝つ

邀请好友来看这篇日志 推荐给和自己最紧密的好友,默认是300人 分享这篇日志到我的个人动态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涂鸦板
  快捷键: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