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新能源 客车界无名小辈旧貌换新颜 2

分享 收藏 已有 636 次阅读  2010-07-26 13:07
借势新能源 客车界无名小辈旧貌换新颜
      在客车行业,有种现象越来越值得关注。一些以前在业内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客车企业在媒体上越来越活跃,它们用来吸引眼球的关键词就是“新能源”。

    远的不说,6月23日,山东临沂沂星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20辆纯电动公交车交付临沂公交。而在前2天,一辆“唐山凤凰”牌锂源电动公交车在曹妃甸工业区锂源电动汽车产业基地驶下生产线,甚至还驶上了《新闻联播》。

    如此大力度的宣传攻势,让客车行业不得不对这些地方客车企业另眼相看。那么,这些鲜为人知的新能源客车品牌究竟来自何处,又将去往何方?

    无名小辈旧貌换新颜

    据记者了解,山东临沂沂星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原是临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独资的国有企业,2003年8月注册成立,2009年,该公司研制出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但净资产是负2787.14万元,因此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国有资产。随后,香港新美景汽车制造(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美景)入主。在新美景的资金投入下,沂星起死回生。2009年12月19日,沂星纯电动客车实现批量生产,其360公里的续驶里程和全铝车身成为卖点。

    “唐山凤凰”的股东背景则更加复杂。据悉,该品牌纯电动公交车是由锂源动力集团携手珠海广通客车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锂源动力集团是拥有电池、电机、控制器三大核心技术及纯电动汽车总成技术的企业。而珠海广通客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韶关客车厂,年产值2亿多元。成立之初,广通客车定位于做奔驰客车、英国丹尼斯公司等品牌的代工厂,但从2006年开始,企业向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产业转型,并在2009年实现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上市。

    为何新美景和广通客车都瞄准了新能源?广通客车总经理宣梅的一番话揭示了原因:这些偏居一方的小企业,要是被大公司踹一脚,三年都缓不过气来,但在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领域,它们与国内一线客车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因此,披上了新能源的外衣,抓住政策机遇,这些“非主流”的地方客车企业一举突破了生存瓶颈。

    社会资金涌入新能源

    除了收购沂星,新美景还收购了广东穗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控股安徽安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穗景客车在业内也不被人所熟知,它是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投资企业下属的一个独立核算单位,年产客车仅几百辆。2008年12月8日,穗景客车同华夏银联投资股分有限公司、襄樊倍能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深圳启动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全铝车身的油电混合动力双层客车。

    除了安徽安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星凯龙”客车有一些知名度外,沂星和穗景在客车行业都是无名之辈,但是凭借着新能源客车这张名片,它们赚得了地方政府和媒体的关注。

    据悉,新美景集团主席贾秉成从十多年前就坚持电动汽车的研发,他通过收购传统客车企业,获得新能源客车的生产资质。广通客车走的道路与新美景颇为相似,1999年,罗治辉夫妇接手经营困难的韶关客车厂,并将厂区由韶关迁至珠海,广通客车从一家国营老厂变成了民营企业,并逐步向新能源汽车转型。

    且不说沂星、广通客车这些企业的新能源客车产品如何,就凭它们率先抓住了市场机遇,并且跨过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门槛,就足够有吸引力了。现如今很多投资者也迫切地想要进来,但是横在面前的首先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想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主体来自三方面:“首先是看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的民间资本和投资机构;其次是核心零部件企业,如电池、电机企业,这些企业掌握着新能源汽车某项核心技术;最后是电动自行车企业。”

    生产资质现成为抢手货

    目前,我国实行严格的汽车生产资质准入制度,想造车必须经过相关部委的层层审核,申请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很多,而事实上获批的却寥寥无几。因此,一些谋求进入者通过曲线造车的方式,收购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然后进行一系列资本运作获得“准生证”。在客车行业这种案例不在少数,沂星、广通客车就是鲜活的例子。

    一位电池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我们计划与一家小型客车企业商谈收购的事项,却被对方回绝了,对方认为2亿元的收购价太低。等再过几年,它们觉得能卖几十亿元。”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小型客车企业变得如此牛气呢?原因就在于汽车生产资质。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每年10万辆左右的大、中型客车市场却拥挤着100多家生产企业。业内除了“一通三龙”的年销量超过万辆以外,多数企业在万辆以下,甚至在千辆以下徘徊。但是在地方主义的保护下,这些小型客车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依靠着地方的小市场,也不至于饿死,这样养活了大量的地方客车企业。

    由于这些地方客车企业规模小、产值低,对于想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者和零部件企业来说,这可谓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既不用花太大的成本,又可以分得市场的一杯羹。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论坛上,记者多次见到正在寻觅项目的投资机构和为“准生证”发愁的零部件企业。在供求关系的推动下,一向无人问津的地方客车企业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准生证”也变得“洛阳纸贵”。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就表示,要警惕借上新能源汽车项目谋取生产资质的现象。“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如果短时间内涌入大批生产企业,纷纷上马项目,各企业的水平又参差不齐,将可能导致行业的监管困难。”该官员表示。


邀请好友来看这篇日志 推荐给和自己最紧密的好友,默认是300人 分享这篇日志到我的个人动态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
  快捷键: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