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联盟热”点亮中国市场 1

分享 收藏 已有 429 次阅读  2010-08-24 16:18

电动汽车“联盟热”点亮中国市场

    随着业界对新能源的大力追捧,抢占电动汽车技术的制高点逐渐成为汽车业在新一轮竞争中获胜的关键。而当下,出现在电动汽车产业的“联盟热”正在不断升温。从美国电动汽车联盟到中国的“TOP10电动汽车联盟”,似乎电动汽车“结盟热”的大发展时代已经来临。日前,中国16家央企的主要负责人齐聚北京,出席了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牵头成立的“电动汽车联盟”成立大会。据悉,此次国资委召集电动汽车行业“巨无霸”抱团,是希望建立推动电动汽车产业整体发展的开放技术平台,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共同研发电动汽车新技术,共享技术成果。

  “蓄谋已久”“联盟热”并非偶然

  目前,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电动车还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投入规模不小,但企业各自为政,使得整个中国电动汽车业的技术进展并不大。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技术标准和产品存在着较大差异。尽管企业有足够的积极性,但是缺乏整体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路线的指引,汽车企业发展电动汽车只能自己进行摸索,甚至有部分毫无整车生产经验的企业也开始介入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因此,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急需成立统一组织,领导行业发展。在此环境下,中国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力”可以说是“蓄谋已久”。

  据记者了解,今年6月,新日电动车、金龙联合汽车、南京依维柯等60多家江苏新能源企业率先成立了江苏省电动汽车产业联盟。而此次中央企业电动汽车联盟主要是在资源整合、上下游的产业链以及产能配合等方面做好协调的工作,共同发展电动汽车。如果联盟的形式取得预期效果,国企将可在电动汽车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整合资源、统一方向,共同发展电动汽车,这或许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将结束一盘散沙的混乱局面,逐步纳入到统一的轨道,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当然,“联盟热”的出现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视,也从侧面表现了中国国有、民营电动汽车制造企业都视电动汽车为巨大机遇,积极投身其中,希望占得先机、取得成功的心态。作为江苏省电动汽车产业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同时也是中国电动车民营企业中先锋者的新日电动车,其副总经理胡刚对本报记者表示,他希望电动汽车联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对民企也能够一视同仁,联盟能将国企的资本、牌照等硬实力和民企灵活机制、讲究效率等软实力相结合,适当考虑外资参与,共同推进中国新能源交通工具事业能够引领世界潮流。

  扬长避短中国还须做到品牌加技术

  要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世界各国均面临挑战。电动汽车所用电力由车用电池、充电基础设施和电网等部分共同传输,在这个系统中,各部分相辅相成,需要同步协调发展,任何一方的单打独斗都不能令电动汽车实现规模化。因此,电动汽车因对资金、技术、管理投入强度具有很大的要求。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在这一产业方面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燃油助力两用电动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市场保有量已经达到1.2亿辆。有关机构预计,未来5年,全球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需求量将达到每年50万辆,其中一半将在中国销售。中国电动汽车制造企业坐拥大市场天然优势的同时,还身负制造基础好、产业配套如零部件生产条件优的后天条件,再加上产业发展深受政府重视。可以说,中国在电动汽车方面有很好的机会获得行业领先优势。

  然而,在如此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出击国际市场仍须扬长避短。胡刚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还存在着核心技术、品牌运作能力、高品质制造技术不足的短板。在电动汽车技术发展上,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每个国家的技术发展是平等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电动车的3个核心部件——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中,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优势。中国通过多年的技术研究,在电机研发上有一些突破,但是距离电动车技术先进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

  目前,国内企业已经开始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其中有些已经推出成熟的电动汽车产品,也有一些企业已经把电动汽车技术作为战略储备。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企业要做到扬长避短,技术和品牌合作将是关键。

邀请好友来看这篇日志 推荐给和自己最紧密的好友,默认是300人 分享这篇日志到我的个人动态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
  快捷键: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