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的经济学 4

分享 收藏 已有 478 次阅读  2010-06-27 10:37   标签小沈阳  经济学 

  不久传出了小沈阳跟孙红雷在张艺谋《三枪拍案惊奇》打架的新闻,遭到剧组例牌否认,但也有知情人言之凿凿告诉我,两人确实在酒后因一语不合发生冲突。用赵本山的话说:小沈阳以前是一科长,现在是省长,遇上什么事他哪把持得住?

  小沈阳为什么拍电影?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同一时期同样因为春晚大红的刘谦虽然因过度曝光走下行线,但捞足了真金白银。而小沈阳在做电视台节目、拍了一个广告、全国巡演后就进了《三枪拍案惊奇》剧组,经济损失会相当大。

  小沈阳不会不知道花无百日红的道理,也不会不追求物质享受,面对金钱诱惑,他没有如刘谦那样赚快钱,而是老老实实听从师傅教诲,为将来打基础。

  赵本山-小沈阳体制目前看是很稳定的体制,当然,谁也不知道今后会不会发生类似吴宗宪-周杰伦那样的师徒纷争。赵本山在小沈阳未来事业发展上会有多大助力?从拍张艺谋电影来看,可以做出如下结论:赵本山已经顺理成章的从恩人、业师转变为小沈阳的全能经理人、事业规划指导。小沈阳被打造成赵本山的下一代传人,东北喜剧文化第二代领军人物。

  赵本山应该已深刻意识到,在中国要成为演艺界的最重要符号之一,必须跟电影嫁接,尤其是跟张艺谋、冯小刚这样公认的票房导演的电影嫁接。这种合作,也意味着权威及主流文化的认可。这种认同感是赵本山和小沈阳所需要的。

  而对张艺谋来说,从《英雄》到《黄金甲》到《印象-漓江》再到北京奥运开幕式,他的团体操美学已经玩到极致。从艺术家到文化商人的角色转换,性价比应该是作为电影导演兼老板的他下一步重点考虑的。冯小刚以巧博千金的《非诚勿扰》是个提醒也是个刺激,不再玩人海战术,注重成本控制,可能收益更好。

  张艺谋的自我突破、小沈阳的另类暴红,加上张艺谋跟赵本山的交情,以及投资人张伟平的东北籍贯,综合作用,让《三枪拍案惊奇》有了当下这个组合。

  《三枪拍案惊奇》还在拍摄中,预计是今年贺岁档推出,这样的组合应该能产生在商业上很成功的贺岁电影。张艺谋借助小沈阳的符号或许能达到他的商业目的并且部分改变某些对他忽略人性、过于讲究形式的指责。

  小沈阳拍电影又获得了什么呢?对他走红地位的权威认同,对他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商业价值的放量,以及更复杂的收获。

  比如小沈阳获得了在影视圈极高的起点,他也成了谋男郎,这种起点让小沈阳获得了极大的无形资产,将让小沈阳在今后的电影拍摄中逐渐套现。可能会改变以前一些所谓笑星在电影里仅是点缀,性质属于客串的局面。

  劳模小沈阳的这种蓄芳待来年的做法跟刘谦明显不同,当然,计划更科学,也将走得更长远。还有关于话题制造的延宕效应。魔术相对语言节目并非主流,更重要的是刘谦的团队远无小沈阳团队强大,符号所裹挟的人脉、事件营销能力都远逊于后者。

  一次春晚演出是不足以支撑更长时间的。小沈阳的折腾能力,制造出的新鲜话题,将让容易喜新厌旧的观众暂时屏住呼吸。一年一次是基础,最好一年活跃两次。

 


邀请好友来看这篇日志 推荐给和自己最紧密的好友,默认是300人 分享这篇日志到我的个人动态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
  快捷键: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