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男人系列之孔子新传 武汉益商电动车 18673112188 1

分享 收藏 已有 1079 次阅读  2011-01-24 08:58   标签中国历史  电动车  唐玄宗  铁木真  color 
孔子:被“误读”的文化大师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牛人?是秦皇汉武,或是唐宗宋祖铁木真?都不是!“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英雄人物。”唯有孔子,他没有用武力奴役我们,而是用真理的力量和华夏文化的精髓统治了我们的头脑。两千多年里,无计其数的宫殿、庙宇及城堡被摧毁埋葬,无数的朝代在更迭,无数的生灵已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但他的《论语》却历久弥新、萦绕耳畔,他博大精深的思想甚至超越国界远涉海外,惠及全人类。

著名学者钱穆说:“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之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就是这样一位伟人,因为穿着儒家的礼服,受到万民的景仰,便被披上封建体制思想奠基人的恶名,从五四时“打倒孔家店”到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孔子被一再“误读”:一方面,儒家理学派按封建伦理对他进行重新包装,将之无限度地拔高与神化;另一方面,反对派不断地把他妖魔化,将对中国旧传统旧道德的发泄和不满一古脑儿地倾倒在孔子身上。

现在,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还原孔子这个男子汉的本来面目。

(一)孔子生平

公元前551年,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了。据《史记》的记述,孔丘乃是其父亲孔纥在一次祭会期间,在曲阜附近一个名叫尼丘的山谷的狂欢集会中,与一个平民少女颜征在发生“野合”,受孕而生出的私生子。孔纥是鲁国的一位大力将军,有家有口,在经过一夜情之后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后在孔子三岁时就不负责任地死掉了,所以孔子一直没见过父亲的面,由生母单独抚养长大。但他继承了父亲的血脉,青少年时也曾努力研习过一阵子武艺。尽管他和母亲一起度过了贫贱而孤寒的少年时代,但父亲的血统仍给了他与众不同的贵族身分。他骨子里,也是以此自矜的。所以,他的傲气给了他一名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你不是一个俗人!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周制一尺,约合公制1999厘米。换句话说,孔子身高1.91米,放在今天,绝对够格入选地方篮球队,可惜那时候的人还不知篮球为何物,郁闷的孔子只好改行作了教书匠。孔子个高,还被当时人看作怪物,这种处境和今日姚明在NBA的遭遇类似。孔子生于山东,又极伟岸,所以一些传奇小说如《说唐》、《水浒传》等凡言山东人必称“山东大汉”,孔子的贡献功不可没。

荀子后来又爆猛料说:“仲尼之状,面若蒙魌”(《荀子.非相》)。就是说,孔子之头特大,而且头上有一块异骨突起,实在有损形象。孔子的本来面貌是很丑陋的,后来我们看到的孔子画像多是经过了人为的美化和艺术加工,不值一哂。

孔子一生多艰。人长得丑,家贫,还是私生子,但始终“不堕青云之志”,努力自学成才。17岁时,母亲不幸病故,他就干了一件令上流社会瞠目结舌的事。他来到孔氏墓地,找到了已死去多年的孔纥的墓穴。他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向孔纥的遗族挑战,没有得到他们的许可就掘开了孔纥的坟墓,将自己那位身世卑贱的母亲的遗骨与这位贵族父亲的遗骸合葬在一处。而当时竟没有一个人敢出来阻挡他。可能这时候的孔丘,初生牛犊不怕虎,加之身强力健,个子高大,血气方刚,勇猛无比,孔纥一家人竟默许了这种行为的发生。

就在这一年,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举行招待下士的宴会,心怀冲天抱负一心想进入上流社会的孔子兴冲冲地前往参加。当时,他仍在服丧期间,腰间还系着麻带。令他料想不到的是,当他走到季氏府门前时,却遭到季氏家臣阳虎的拦挡。阳虎冷冷地对这个十七岁少年说:“季氏宴请士,不是请您!”尽管“士”在孔子时代仍属于下级贵族阶层,但孔子却连这个资格都没有。

这是孔子在母亲去世后独自初次涉世所遇到的最大的侮慢。它对这位因得知父亲身世面对未来抱有无限憧憬的少年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挫伤。这个身高九尺的汉子,什么也没有说,默默地退了下来。

孔子从小聪颖好学,在母亲的教育下,他对诗书礼乐等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常年的劳作,进一步锻炼了他具有倔强不屈的品格和强健的体魄。他也明白了,学武不是根本出路,头衔也是身外之物,只有增长知识才干,才是男人立世的不变资本。经历许多挫折和白眼之后,他更加意识到提高自身知识和力量的重要性,发愤图强,更加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孔子孤身一人,寄人篱下,开始了边学习边工作的生活。一年后,他靠自己的执着和学识打动了季武子,成为一名记帐的小吏,牧马、管家,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干过。所以当我们年少的时候碰到挫折,要自我鼓励说:“莫欺少年一时穷!”作为一个歧视中长大的孩子,少年孔子以坚定的信念顶住了压力,使自己身上父亲的血脉重新流淌到贵族的轨道上来。他对未见过面的父亲的这种热爱和追赶,成了日后“忠君孝父”理论的重要情结和源泉。

这是孔子成才的第二个素质:大丈夫能屈能伸,百折不挠。

孔子在季武子手下从打杂开始,逐步做到小管家。并开始以博学善辩在当时社交界崭露头角。季武子本是一介武夫,为了标榜自己懂礼善乐,也乐得豪迈,给了孔子足够多的金钱,使孔子一步步向自己的政治理想迈进。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当时的士族与门人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小国零立,战乱频仍。一些王公贵族发达后为了争得政权巩固地位,在深刻了解已身之不足后,热衷于在社会上寻觅各类良才为已所用,手下均豢养了一大帮门客或下士为自己服务。这些门客,也称门人、门徒,多为文人,也有武士。他们平时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终日以鼓乐清谈读书辩论为事,最多帮主子看看门传传话,碰到主子决策时,便可派上用场,或集体作为智囊,或集体作为咨询公司。如当时孟尝君的鸡鸣狗盗以及后来的荆轲刺秦王,都是门客们干的好事或出的好主意。这种体制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谓之“百家争鸣”。这样看来,孔子年轻时,也只是众多藉藉无名的门客之一而已。他后来能够跻身百家之一并最终达到一家独大,其间的拼搏里程是相当漫长的。

在作门客的同时,孔子并不满足于门客的地位,而是盼望着自己也能早日作回贵族,也能圈养一些属于自己的门客。于是他注重结交朋友,了解民生,广结善缘。他到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思想理论体系基本建立,并开始着手开馆授徒,手下也有了一帮固定的“追星族”、拥趸者,这些人甘心情愿作了他的门徒。从门徒到门客,形式只是一步之差,实质却有不同:只不过门徒的对象是师傅,并要自己掏钱养活师傅。而门客的服务对象是主子,靠主了出钱养活自己。

孔子办学,主张“有教无类”。是指不分人之德类,即品德善与不善之人,一视同仁,不分快慢班,或者大班小班。教育者应以教人向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应拒收品德有缺点的人。表现了孔子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和与人为善的态度。他的弟子中,有来自各阶层的人物,使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了解。

所谓教学相长,孔子在收徒的同时,始终不忘提高自身的潜质。他学无定法,主张随时随地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对朋友真诚,胸怀坦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都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这些都是当时在各行各业响当当的名人。韩愈在《师说》中有“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的名句。公元前525年,27岁的孔子听说郯国的国君郯子在晋见鲁昭公时阐明了古人“以鸟命官”的因由后,亲自到郯国“学于郯子”。他还兴致勃勃地到了东面马陵山的南端最高处,登高望远,观看日出,后人把那里的山崮称为“孔望山”。孔子一生壮志难酬,酷爱游历,崇尚大自然,并从自然界中汲取营养,他“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培养了广阔的胸襟和知难而进的情怀。此后,他又多次游学四方,增长见识,交会达人,广收门徒。

孔子之所以成为圣哲,是他“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的结果,更是他周游列国、博采众长、吸取大自然精华感悟世间规律的结果。

第三个特质:善于学习。

尽管孔子以教育闻名,一生达到门下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的浩大境界。但教育不是孔子的最终目的,走向政治仕途、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才是他的终极目标。面对鲁国君臣的昏庸,孔子深知,在鲁国“仁德治国”的愿望已经难以实现,但他又不甘心于在政坛上寂寞下去,便想到别的诸侯国去寻找从政的机遇,寻找那通往周礼的康庄大道。

35岁时,孔子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他屈尊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相当于高级门客。第二年,他终于等来了机会。一天,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听后,极为赞赏,便打算重用孔子。齐国宰相晏婴一听,好家伙,地位不保了,他唯恐孔子抢去自己的职位,便在景公耳边说了一大堆“秀才无用”、“空谈误国”之类的谗言,景公心想:改革难,难改革,既然这么麻烦,反正现在我国王当得好好的,就算了吧。孔子在家久等没有好消息,又听到鲁国内乱已定,便收拾行李返回鲁国,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在50多岁时,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一度在鲁国官至宰相,但是仍然受到其他政客和王孙公子的排挤,诸多政治理想和换负均难以实施。在一片失望之中,他从55岁(公元前497年)至68岁(公元前484年)的十四年中离开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率领弟子们第二次周游列国,游说王宫,开始了人生中漫长的“仁政之旅”。

面对前来送行的人们,一向崇尚礼乐的孔子强忍泪水,慷慨而歌:“听信妇人的话,可以失去亲信;过于接近妇女,可以使人败事身亡。既然如此,就该离开,优游自在地安度岁月。”歌声忧怨慷愤,唱出了对鲁定公只爱美女不管朝政的失望和不满,唱出了对邪恶腐败的憎恨不平,也唱出了孔子无可奈何的悲凉心境。

随同孔子出游的除了善良正直的子路和擅御的冉有外,还有闵损、冉耕、冉雍、颜回、子贡、宰予等三十余人。这阵容,俨然是一个政治集团、智囊集团、学术集团!他们如一群集束导弹,誓要将孔子“天下大同”的仁政思想射向任何一个能够容纳他的国土。

上路了,子路问:“老师,我们要到哪里去?”孔子坚定不移地说:“我们的宗旨是克己复礼,使天下所有的人归仁。无非是到处寻觅知音,推行周礼,哪里有知音,我们便到哪里去。”

可是,知音在哪里,远方有多远?这一走,尘烟滚滚,风烟弥漫,又是十四年!而他,从出发时就已经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花甲老人!在他这把年纪,现代人已经退休在家儿孙绕膝、颐养天年了。

孔子一生在外几十年,始终没有从政的机会,不能施展治国才能,实现其远大的政治抱负,“干七十余君”,仍无功而返。虽没有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在与各国国君、贤臣、名士的接触中,发表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议论和主张。他的博学,他的治国思想,已为各诸侯国所公认;他的理论,也为时人所赏识。这一切,奠定了他的思想基础,造就了他的宗师地位。

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政治意图虽未能实现,但收获颇丰,他走过许多地方,对各国的政治、社会、人文、地理进行了考察,使他创立的那套学说得以充实、升华,被后人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与他周游列国中的观察、体验是分不开的。

孔子周游列国是带着希望上路的,最后却带着深深的失望与遗憾回到故国。那些艰辛的跋涉,深深地嵌入历史的草木和百姓心中,那些流传至今的故事和遗迹告诉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什么是不屈不挠的追求!什么是义无反顾的执着。

孔子历尽磨难,壮心不已,对社会真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苦苦追求,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呢?以天下为己任,使孔子超越了对一己生命的珍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无论是快乐之旅还是痛苦之旅,都是人生的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他落魄一身,十四年间游历于宋、卫、陈、蔡之间,极力宣扬自己的治国思想,却屡屡报国无门,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他仍能泰然处之。

这是孔子成功的第四个特质:始志不渝,信念坚定。

年迈的孔子回到鲁国后,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心灰意冷,不再求仕,而是结合自己的一路的所见所闻,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鲁国的文献整理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公元前479年,孔子染病卧床七日,郁郁而终,享年73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武汉益商电动车有限公司友情推荐


邀请好友来看这篇日志 推荐给和自己最紧密的好友,默认是300人 分享这篇日志到我的个人动态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
  快捷键: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