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与提示:藏在故事里的教育智慧 2

分享 收藏 已有 877 次阅读  2010-08-17 11:00   标签故事  智慧  提示  教育 
讲故事前说的话
    教育需要智慧,需要大智慧,但智慧难以界定。不过智慧绝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就在我们的实践中,就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智慧永远伴随我们,但又不显山不露水,谦让,似乎有点羞怯——其实,这不是智慧的特征和品质。正因为此,智慧在“神秘”中展现它无穷的魅力。
    叙事,即讲故事,是人类的话语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研究方式。“以叙事的方式兑现研究对象的‘局部丰富性’乃是‘人类原始智慧’中的一种诗性智慧”,“叙事是重新恢复‘人类原始思维’的‘诗性智慧’。”(刘良华,《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与怎么做》)教师是故事的创造者,“有故事”是教师最大的优势;讲故事,会引导我们走向叙事研究,去追寻教育智慧。
    语言论、言语论、对语论是对语言本质研究和揭示中的三个阶段及其三种重要理论。“如果说,‘语言论’是无主体的,‘言语论’发现了一个主体——说话人,‘对语论’则发现语言活动中的两个主体——说话人和答话人。”(周燕,《“听者”的重要性》)我们讲故事,是为了“把我们的思想告诉他人”。(巴赫金,《文本对语与人文》)这是一个寻找和发现智慧的过程,也是一个分享和生成智慧的过程。
    如冯友兰对《论语》的评价一样,故事中存有无限的暗示,充满提示的箴言。今天,就让我们试着来讲故事,试着进行叙事研究,解读故事中的暗示与提示,把藏在故事里的教育智慧寻找出来。此时,你——听者的智慧也许就随之开始生长了。
  
第一个故事 孔子游春
   
这是一个传说。因为是传说,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历史嫁接和想象。
    孔子带弟子们去游春,来到了泗水河畔。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深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孔子说:“我在看水呀。”“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普施教化……由此看来,水真是真君子啊!”弟子们听了,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故事中的智慧
   
孔子凝望着泗水,他在沉思什么?在向我们暗示、提示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他在解释智慧。孔子没有去界定智慧,而是用比喻去说智慧。他最喜欢用水作比。用水作比往往触及事物的本质,因而是根源性的比喻。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此段话暗示了智慧的几个特征。首先,智慧似水,似水一样流动,因而灵动、灵空,常常给人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在水的流淌、流动、跳跃之中,智慧生成了,因此,“动”是智慧的基本特征。可以十分肯定地说,静止、封闭、僵化的状态不是智慧,也生成不了智慧——灵动的课堂是智慧课堂。其次,智慧是有表情的,智慧的表情是快乐。表情是心灵的证据,快乐的表情反映的是内心的自由和愉快,身心舒展、充溢幸福感的人才会有智慧。所以,让孩子有智慧,首先让他们快乐起来,当然,快乐绝不是娱乐化的、肤浅的体验,应该有思维的含量——伴随着思考的快乐的课堂是智慧课堂。再次,水的流动、智者的乐,暗隐一种能力,也许是驾驭能力,也许是解释能力,也许是应对能力,也许是生成能力……其表现往往是一种敏感性、一种灵感、一种应急中的决策,其核心是思维和创造——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是智慧课堂。又次,孔子把智与仁并提,不仅规定了完美人格的两个重要维度,而且暗含着智慧应有道德感。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我们每一个人把希望系在灵魂上,若使灵魂善起来,灵魂要系在智慧上,“智慧即美德”。亦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智慧就是要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因此,智慧的课堂应是道德课堂。
    水,竟然蕴含着这么丰富的智慧内涵,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如此凝望泗水,也不难理解水这一比喻根源性的意义。让我们从对水的解读中、从对孔子的智与仁的论述中去寻找所暗示和提示的智慧之要义。
  第二个故事 墙上的洞
    故事发生在印度新德里,穷人居住的一条街。穷人的孩子没有钱上学,整天在街上疯玩。实验者在一间房子的墙上开了个方形的洞,洞的大小正好镶嵌一个电脑,荧光屏面对着街道,旁边还有一个触屏;电脑荧光屏和触屏的高度与孩子的身高差不多,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地去触摸。孩子被这新鲜的玩艺儿吸引住了。第一个星期,街上的儿童都在这个洞前乱触摸,第二个星期好几个小孩子开始找到了“窍门”,三个星期以后,街上的这些孩子虽没学过英语,没学过电脑,却都初步学会了上网。请问:这些孩子在学校吗?不在。这算不算受教育?不知道。他们在不在学习?他们在学习。
故事中的智慧
    这又是一个充满暗示和提示的故事。的确,孩子们在学习,虽然不在学校。何谓学习?学习是学习者的积极的自我建构。首先,那电脑的荧屏与触屏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和兴趣。说明孩子有学习的天性,他们渴望学习。我们的任务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渴望学习的热情。其次,学习者的自我建构基本要素是经历,是经历中的体验、感悟、总结、概括,没有经历就不可能有学习,有什么经历就有什么样的学习——穷人街的孩子三个多星期在电脑前的游玩,是一种带着好奇与想象的一段经历,他们在经历中认知,在经历中运用。第三,学习者的自我建构必须有条件,一是他们必须有机会,二是必须获得支持的环境,三是学习要建立在他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同时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些,故事中都蕴藏着。设想一下,不提供电脑,不创设这样的支持性条件,孩子有欲望也无法学习。学习者是需要帮助的。第四,学习者的自我建构,其特质是变化,大脑皮层的变化,以及对外部世界认识的慢慢变化,这是一个改进的过程,是一种持续活动。
    对“学习”的这一认识,使我们想起了另一个重要问题,即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研究所所长说:教育的核心即学习。显然,教学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学习。这一命题的基本含义是: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设计、展开教学过程;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从本质上说,教学活动应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应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墙上的洞”还使我们想起另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学生学习教师必须在场吗?故事中孩子学习时,根本没有教师。可见,教学中教师的位置是经常变化的:可以在学生的前头,可以在学生的旁边,也可以在学生的后边,还可以不在场,关键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学习。假如教师不在场,学生也会学习,这算得上是最好的教师、最好的教学。若此,说到底,实质上老师最终是在“场”的。教学直抵学习这一核心,是最大的教育智慧。
  第三个故事 一幅人体挂图
    老师走进教室,在黑板旁挂上一幅人体骨骼图,上面注明了人体主要骨骼的位置及其名称。老师对全班同学没有就这幅挂图说任何话,提任何要求,一挂就是一个月。同学们每天进进出出,对这幅图应该很熟悉了。一个月过去了,这天,老师当众把挂图取下来,然后发下一份试卷,只有一道题目:请写出人体主要骨骼的主要位置及其名称。同学们表示强烈不满:教材上没有,老师没有讲过,也从没有提过要求,我们当然考不出。大家忍气吞声把试卷答了,可想而知会是一个什么结果。老师把试卷收上来,没有批阅,放在一旁。他说:“其实,你们的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学习。学习,不是别人告诉你的东西;另外,处处都可以学习。”从此,同学们把这次考试当作了一次最重要的学习。
故事中的智慧
    是的,考试并不重要,甚至连学什么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握学习的要义。第一,处处皆可学习。处处皆可学习,是因为处处皆有知识,关键是要做有心人。教师的使命不仅在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植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精神,这种品质和精神比学习能力还要重要,或者说,有了主动学习的品质和精神就有可能培养起自己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一颗爱学习的心。第二,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人体挂图与学生天天见面,却不去关心它,不去“阅读”它,没有从中发现什么,其原因盖于一个传统的学习概念:学习是老师告诉我。教师的教学绝不仅仅是(甚至不是)把现成的知识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去寻找和发现。发现,是学习的方法,更是学习的本质意义。教师要给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第三,如果这一故事中的教师稍微调整一下做法:对挂人体骨骼图的意图和要求稍作说明,并在以后的日子常作提醒,也许学生会考得好。可见,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要求何等重要。教师,请给学生一个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让目标与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想,如果把我们的语文书、把语文学习的资源也当做一幅“挂图”呢?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师呢?……一个极有意思的设想,会给语文教学带来许多极有意义的想象。

  第四个故事 一百分的作文
  “文革”结束后,钱梦龙接教初中二年级的语文。学生的语文基础实在太差了,连小学生都不如。以前,一位女教师把小学语文书发给大家,决心帮助他们从小学的基础知识补起。但是学生把小学语文书摔在地上,用现在的话来说:“太伤自尊了。”钱老师给他们上第一堂课,“你们知道我钱梦龙还是很有名气的,但是,你们并不知道我是一个留级生,而且是老留级生,因为初中时我留了三次级。”同学们一听,这么有名的教师还曾经是留级生,看来,基础差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只要努力。钱老师接着说:“今天写一篇作文,题目很简单:《我的家》。”一位男同学说:“《我的家》写什么呀,是不是写爸爸在家里讲什么,妈妈在家里讲什么?”钱老师说:“可以。不过,《我的家》内容很丰富,其他内容都可以写。作文的要求也很简单,一是题目要居中,二是文章要分段,就是开头空两格。”同学们心想,题目居中通过计算还可以做到,怎么分段呢?是不是爸爸的话作为一段,妈妈的话也作一段呢?钱老师回答:“当然可以,记住,开头要空两格。”同学们好不容易把文章写好了,钱老师什么都不看,什么中心思想、材料具体、用词准确、语言生动……,一概不看,只看题目有没有居中,文章有没有分段,凡是做到的,都毫不犹豫地打上一百分。作文发下去,学生们很高兴!可是,过一会儿转念一想:如此水平的作文还能拿一百分?钱老师是不是在骗我们,把一百分送给我们的?钱老师听说后,一天在课上讲:“同学们还记得《我的家》作文是什么要求吗?”同学们说,记得啊,题目居中,文章分段。“有没有做到呢?”大家说,我们做到了。钱老师郑重其事地说:“达到了要求就应该得一百分,这是你们自己努力得来的,不是老师送给你们的,做老师的从来不骗学生。不过,我要提醒大家,作文的要求何止是题目居中、分段呢?还有很多要求,有的要求还很高。但是,这次经过努力,你们做到了,相信你们坚持努力,其他要求都可以达到。”同学们听了,个个点头。
故事中的智慧
    无疑,钱梦龙充满着教育智慧,但是我说,他首先有教育的道德。钱老师给学生的是一个分数吗?在一百分的后面还有什么?回答当然是:他给学生一次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从失败和自卑中走出来,获得了一种自信,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真正的尊严。让学生自信地、有尊严地生活在课堂里,这就是道德。心理学家早就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尊严感,它是非常美丽的,又是十分脆弱的。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们的自尊心好比是玫瑰花上的露珠,朝霞中,露珠在花瓣上滚动,好不美丽!但是,一不小心,摇动了枝叶,露珠滚落下来,破碎了,不复存在了。呵护孩子们那美丽而又脆弱的自尊心,道德之光就会照耀着学生,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
    其实,智慧离不开道德。据说,雅典城原本没有名字,好多人都希望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雅典人说,每人送给我们一件礼物,做一件好事,谁的礼物好、好事好,就用谁的名字来命名,做我们城的守护神。海神波塞冬送了一匹战马,智慧女神雅典娜送的是橄榄枝。结果,雅典城人接受了橄榄枝,用雅典娜的名字做城市的名字,因为,他们认为橄榄枝象征着和平,战马则意味着战争。看来,智慧女神应是爱之神、和平之神。智慧的这种道德感,要求教师从尊重学生做起,尊重是道德的起点,也是人性的起点,只有尊重学生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

    第五个故事 “可笑”的理想

  新上任的语文老师第一堂课布置的作文是《我的理想》,刚在黑板上写完题目,下面就唉声叹气、嘘声一片。老师很吃惊,问一个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学生说,老师,您是让说真话吗?老师回答:当然是说真话。学生立即说,我觉得这个作文题目太可笑啦!老师沉思后问,觉得可笑的请举手。起初五六个,陆陆续续竟有九成以上的学生举了手。老师又沉默了一会儿说,既然大家都觉得这题目可笑,那么今天的作文题就改为《“可笑”的理想》,仍然希望大家说真话。
    老师忐忑不安地批改作文,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并非多余。谈理想可笑,理由大致是:小学写过,初一也写过,现在还要写,没意思;自己根本就没什么理想,每次都出于无奈,被老师逼着编造一个所谓的理想;现代人还谈什么理想,只要挣到钱就是唯一的理想;……老师的心情由不安变得沉重,真没想到青春年少的孩子变得如此“老成”,如此世故。
    此时,一个学生的作文让老师眼前一亮:“父亲小时候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个歌唱家。当老师第一次读他的作文时,同学们都笑了,因为父亲听力极差。上中学后老师再读他的文章时,大家更觉得可笑,因为父亲是一个聋哑人。……我要延续父亲的梦想帮他实现愿望,不过我并不是想成为歌唱家,而是成为出色的医生,治好父亲的病。我知道这很难,但自懂事起立下的目标,我永远不会改变。虽然我的学习还不好,每回说出这个理想,都让人笑活,可我会像父亲那样不会放弃。”
    讲评课上,老师只是将这位同学的作文缓缓地读了一遍,教室里所有的孩子都被深深打动了。读完后,老师问:“还觉得理想可笑吗?大家齐声回答:不可笑!老师说,那好,这节课仍然写《我的理想》。所有孩子都静静地提起了笔……


故事中的智慧


    从《我的理想》到《“可笑”的理想》再回到《我的理想》,这一过程始终围绕着“理想”展开。理想折射出对价值的认识和态度。所谓“价值”是“理想中的事实”。(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正确价值观建构的过程。但是,以往我们常常关注知识,知识重于一切,因而知识挤压了智慧,遮蔽了价值观,结果,学生为知识所累,甚至成了知识的奴隶,剩下的只是知识。随着改革开放,我们进入多元文化时代,多元价值观呈现在课堂里,教学过程更为开放,也更为复杂,这是一种进步。而课程改革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这也是一种极大的进步。但有时,学生面对不同的价值观,难免困惑,甚至迷茫。教师该怎么办?回答是:动态生成,但必须坚持价值引领。故事中老师的教育智慧就表现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的发展,把对理想的认识无形中提升到价值层面,进行了一场悄悄的价值辨认和正确观的确认。
    说其“悄悄”,是因为老师运用教育艺术,不声不响地转变了学生的理想价值观。尼采说,艺术是出场者的态度,艺术是对生命的刺激。这位老师有鲜明的价值观,虽很“吃惊”,但不动声色;虽“忐忑不安”,但内心有一种教育的定力;虽心情“沉重”,但却在“沉思”中寻找教育的契机。他把“我的”改为“可笑的”,是为了“顺应”学生的心情,让学生暴露真实的想法,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一“顺应”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提高了教育的有效性。他又不失时机地利用学生的作文,把内心的激动化为“缓缓地”朗读,把理想的激情与力量弥散在教室里,这一切,打动了学生的心。最后,仍回到《我的理想》。题目的转换,正是价值观的转换,一切是那么自然,又那么真实和生动。其实,智慧往往是在“悄悄”之中。
    不过,如果没有出现那位学生的作文,老师该怎么设计自己的教学呢?这是一个考验教育智慧的思考题。老师,您会怎么办?

  第六个故事天上一万万颗星星
    于漪老师正在领着学生朗读课文,教室里一切都显得安静、有序,学生们沉浸在课文中那美妙的语句及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中。当读到“天上那一万万颗星星……”时,一位男同学自言自语地说:“万万”是什么意思?全班同学听了都笑了起来,说,连“万万”是“亿”都不知道。在全班同学的哄笑声中,那位同学红着脸,低下了头。于老师说:“是啊,‘万万’是‘亿’,但是,课文为什么不写‘天上一亿颗星星’,而写‘一万万颗星星呢?”同学们想了想,说,大概是感觉不同。于老师说“是的,感觉是不同。大家不妨比较着读一读。”于是,同学们用读来比较,说,真的,“万万”与“亿”的意思一样,但感觉却不同。于老师讲“对啊,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迭词所产生的叠韵之美”。顿了顿,又说:“这是今天我们额外的收获,这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大家不约而同地把头转向了那位同学,那同学把头抬了起来……
故事中的智慧
    显然,这一教学环节和内容是生成的。教学中常常有突发的事件,这很正常。这种突发的事件其实是一种教育资源,问题在于你能不能发现、能不能把握、能不能利用。于漪老师就有这种“生成”的思维方式和有效利用的能力。她的高明之处,一是当听到“万万”是“亿”这常识也不懂时,并没有和学生一样讥笑,而是首先承认,“是啊,‘万万’就是‘亿’”。她没有违背科学知识无原则地去维护学生的自尊,而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知识肯定。二是及时地把问题与课文联系起来,而不是离开文本去讨论,生成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三是巧妙地化解问题——通过读来比较,领会文章用词的精心与考究,细致入微,如雨露滋润入心田。四是把问题带回原点:这额外的收获是谁带给我们的?让学生掂出了问题的价值,重又获得一种自信。
    当下,课堂教学中仍是以预设为主,生成的思维还未占主导;同时,生成与预设的关系,生成的目的性与有效性等问题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于漪老师的这一案例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
    第七个故事 提问题
    一位老农民,没有进过学校,没有知识,但三个儿子都是大学生,其中一个还是博士。有人向他请教家庭教育的经验,他说,我没有经验,连老师布置的在孩子的作业本上检查、签字的任务也不能完成。但是,我会每天问孩子一个问题:今天上课你举手提问、发言了吗?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伊西多·拉比的母亲也碰到同样的问题:您是怎么培养您儿子的?这位母亲说,我每天都会过问孩子的学习,但不问学习内容,而总是问:“你今天有没有提一个好问题?”
    卡尔文有一个习惯:老师几乎还未完全说出口时就抢先回答。老师教训他:“卡尔文,你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科学家,因为你不等到所有的信息都展现出来时就得出结论。”事实是,后来卡尔文成了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对自己的学生说:“若是等到所有的数据都得到以后再来回答,或许计算机都可以做到。真正的技巧却是,你有一半数据,还有一半是错误的,而你不知道哪一半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给出正确的答案。这就是说,科学家需要一种把零散的事实进行整合的能力,一种敢于跨越鸿沟的想象能力。”
故事中的智慧
    《论语》中有两句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复旦大学以此作为校训。这两句中,我们最看重的是每句的第二个字:学、问。学问学问,问是学习的起点。可以这么判断:无问就无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无问就无创造。老农民没有知识却有智慧,他深谙提问的重要;伊西多·拉比的母亲深知一个好问题比一个知识更重要;卡尔文的“插嘴”恰恰是思维敏捷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无限的想象能力的表现。的确,学生敢于提问题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
    敢于提问题,还涉及到问题的质量。20世纪前伟大的物理学家玻尔曾经说过:“没有愚蠢的问题。”接着他说,2500年前有人提了一个问题:“世界是怎么组成的。”有人以为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但恰恰这标志着自然科学的开始。所以,不要把学生提的问题当做是愚蠢的,这“愚蠢”的问题可能预示着一个新的发现和发明。也许,伊西多·拉比母亲所说的“好问题”起初正是“愚蠢”的。
  第八个故事 苏格拉底的苦闷
    大哲人、大智者苏格拉底时感苦闷,因为他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智慧,不知道智慧的本质是什么。有人劝他说,不要烦恼,并告诉他雅典城有许多有智慧的人,他们会解答智慧问题。于是,苏格拉底访遍了雅典城所有说自己有智慧的人,但他更加失望,因为那些人只是号称有智慧。苏格拉底最后说:“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还是认识自己吧!”
故事中的智慧
    智慧是很难理解的,越是智者越是对智慧感到困惑、迷茫。实际上,这是一种谦虚的探求的良好的状态。苏格拉底认为:真正智慧的第一个行动即是承认无知。类似的意思,托尔勒泰也说过:“我们所能知道的,不过是我们什么也不知道,这乃是人类智慧的顶点。”帕斯卡尔有同感:“世人对种种事物能做出明智的判断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处于天然无知之中。”
    是的,承认自己无知,才会虚怀若谷,才会敞开自己的心灵,虚心的倾听、潜心的研究、全心的吸纳,充实自己、提升自己。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知识世界,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化建设,面对着呈现开放状态、丰富的语文教学改革,我们应该说:教育智慧的第一个行动是承认自己无知,于是,学习、研究、实践开始了,于是,智慧悄悄地生长了……这是多么美妙、神圣的时刻啊!
    (作者系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邀请好友来看这篇日志 推荐给和自己最紧密的好友,默认是300人 分享这篇日志到我的个人动态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涂鸦板
  快捷键: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