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ivywang的留言

ivywang的主页 » TA的所有留言
给ivywang留言
涂鸦板


  • sooon123 2014-08-06 08:14
  • sooon123 2014-07-31 08:18
  • sooon123 2014-07-30 08:25
  • liangpeiduan 2014-03-10 08:57
  • ivywang 2011-08-02 17:44
    第31卷 第1期
    2010年1月
    技术与创新管理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 31 No11
    Jan12010
    【创新论坛】
     日本技术引进体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3
    ———产官学一体的引进体制以及后续研发体制
    王惠贤
    (大连外国语学院日本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摘 要:二战之后的日本,以技术引进促进自主研发,在短短二十几年之中迅速赶超了英美。这在很大程度上
    应归功于日本改进了在明治时期就建立起来的产官学联合一体的技术引进体系。在引进过程当中,无论是对
    技术的筛选、技术与企业的配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后续研发、人才培养方面,严密的产官学联合体制都发挥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产官学联合
    中图分类号: G 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 - 7312 (2010) 01 - 0005 - 04
    Insights for China from th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System in Japan
    ———Un iversity2Government2Industry Coopera tion in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Succeeding R&D System
    WANG Hui2xian
    (School of Japanese,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116044, China)
    Abstract: AfterWorldWar II, Japan quickly caught up with and surpassed Anglo2American countries in a short time of
    less than 30 years, by adop ting the strategy of accelerating self R&D with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This success was
    greatly ascribed to the fact that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d the sole advantage to follow and develop the technology in2
    troduction system founded as early asMeiji era based on University2Government2Industry Cooperation. During the tech2
    nology introduction, the strict system ofUniversity2Government2Industry Cooperation p 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election of technology, the matching of the technology and the enterp rise, the absorp tion of the technology, the subse2
    quent R&D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Key words: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independent innovation;University2Government2Industry Cooperation
      在当前的高速发展时代,技术引进已成为各国
    分享世界科技资源,确立自身优势的一种普遍手段。
    随着技术引进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如何改进技术引
    进办法,提高技术引进成效,以引进促自主研发,已
    经成为我国科技以及经济建设步伐中一个不容忽视
    的环节。
    近年,中国技术引进有逐年上涨的趋势,据商务
    部统计, 1999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累计引进技术
    近五万项,合同总金额已逾千亿美元,其中技术费高
    达623亿美元,占合同金额的57. 6%。2006年又创
    历史新高,全国共登记引进合同10 538项,合同总
    金额220. 2亿美元,同比增长15. 6%。
    如此庞大的技术引进,由于消化吸收能力、再创
    新能力以及扩散能力相对低下等多方面的原因,效
    果不尽人意。目前,在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中,我国
    多数行业和企业基本依赖国外引进,缺少自主知识
    3 收稿日期: 2009 - 02 - 19
    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王惠贤(1972 - ) ,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技术创新、国家创新体系方向的研究.
    产权,甚至形成了“引进一代,落后一代,再去引进”
    的怪圈。摆脱不了“一号机进口,二号机进口,三号
    机还是进口”的模式。偏重于引进技术的使用,忽
    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与此现象相对,二战之后的日本,却通过引进技
    术赶超英美并在很多行业最终站上了世界的前沿。
    上世纪60年代,日本从西方引进了2. 5万件专利。
    此后,日本坚持“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
    出口”的模式,对引进技术进行改良,产生了许多
    “青出于蓝”的新技术,使日本经济得以在80年代
    跻身世界前列。日本学者中山茂( 1995)总结说,二
    战以后,亚欧诸国也为了引进技术进行过不懈的努
    力,但是,引进成功并且带来相应效益的只有日本。
    本文通过对日本技术引进模式的分析,探寻可供我
    们参考的经验。
    从结论来说,日本技术引进之所以能够成功,主
    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日本得天独厚地拥有早在明治时
    期就建立起来的产学官联合一体的技术引进体系。
    在技术引进过程当中,无论是对引进技术的筛选、技
    术与企业的配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后续研发、人才
    培养方面,严密的产官学联合体制,尤其是大学的积
    极参与,政府的统筹规划,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
    1 筛选配对:发挥大学等公共研究机关的作

      在战后的技术引进中,为了节省有限的外货,避
    免重复引进,提高引进效率,日本政府制定了严格的
    筛选配对体制,即对引进什么样的技术,由哪家公司
    负责引进,如何引进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
    1949年的《外国货币以及外国贸易管理法》与1950
    年的《外资法》规定,民间企业如果想要从国外引进
    技术,首先必须向政府进行申请并且得到了许可才
    可以进行。对企业的申请所进行的审查工作,由来
    自产官学等各个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进行,尤其是
    大学以及政府等公共研究机关(以下,简称大学)的
    研究人员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工作。
    任用大学研究人员担当审查任务的理由之一就
    是避免政府官僚的判断失误,充分利用大学研究人
    员的头脑和对先进技术的敏锐嗅觉。比如,当索尼
    公司申请引进半导体技术时,通产省的官僚却认为,
    刚刚成立的索尼公司没有引进的能力,从而导致该
    技术的引进被拖延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
    下,众多的大学研究人员被任命为审查人员。这种
    任命方式,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了其他部门不
    可代替的作用。
    首先,由于大学的研究方向基本倾向于基础研
    究,大学的研究人员作为新技术的发现者、传播者与
    改良者,对外国先进的技术具有独特的理解力,便于
    发现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资深”技术。战后日本
    企业购买了很多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技术,这应该
    与大学的参与是分不开的。
    第二,二战后大学的很多研究人员都担当了企
    业的技术指导者的工作。同时,大学研究者在长年
    的教育与研究活动中,通过各种学术活动与各界的
    研究者进行广泛的交流,同时向社会输送毕业生,所
    以大学研究者能够更为清楚地了解人才与技术的分
    布情况。也就是说,哪个企业缺少什么样的技术,同
    时,哪一项技术比较适合于哪一家企业,对于这样的
    问题,大学研究人员可以说站在了一个俯瞰的角度,
    在促成技术与企业的配对方面处于得天独厚的地
    位。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大学研究人员
    的特殊身份,因为大学研究者没有盈利目的,所以在
    众多的企业之间能够以中立的立场进行交涉,容易
    得到企业的信赖,也容易获得各种情报,而且容易促
    成各种机构之间的合作。
    这方面的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就是NC旋盘的
    引进。1950年代初期,美国人发明了NC旋盘,并且
    把有关这一技术的学术报告提交到了M IT。当时在
    美国大学任教的日本教授发现了这一技术,并在日
    本的研究会上作了介绍。以此为契机,有关NC旋
    盘的情报在大学、政府研究机关以及企业的研究人
    员之间快速传播。后来经过富士通、牧野、日立等企
    业的共同研究开发,NC旋盘于1966年正式投入市
    场,为此富士通专门成立了分公司进行经营。
    如上所述,在战后的技术引进中,大学研究人员
    由于其所处的独特的社会地位,在发现技术、改良技
    术、促成技术引进等方面,充分发挥产与学之间以及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枢纽作用,在对技术与企业的审
    查、取舍、配对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消化吸收:产官学联合一体
    对需要引进的技术以及承接企业进行严格的筛
    选与配对只是完成了技术引进的第一步,如何对引
    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与改良,使之为提升本国的
    ·6·        技术与创新管理             第31卷
    第1期王惠贤:日本技术引进体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自主创新能力服务,最大限度的实现引进技术与本
    国技术积累的融合,可以说是技术引进过程当中最
    难处理的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所面对的最紧要问题
    之一。
    二战之后,日本在许多领域的技术引进和消化
    吸收投入之比达到了1∶8,这使得本土的自主创新
    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与之相比,我国在技术引进
    和消化吸收的投入方面严重脱节, 2002年两者的投
    入之比仅仅为1∶0. 08,说明在引进的过程当中消化
    吸收和再创新严重不足。这也是造成我国“引进、
    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被动局面的一个主要原
    因。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日本在后续研究方面进
    行如此大的投入并取得相应成就的呢?
    二战之后的日本,无论是企业的研究开发体制,
    科研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还是大学的教育体
    制,都继承并且更加完善了从明治时期一直延续了
    半个多世纪的一贯做法,比较倾向于对引进技术的
    改善与改良,研发人员普遍缺乏创新力,而对从国外
    引进的先进技术却拥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就像日本
    学者星野芳郎(1966)所说,由于受这些传统因素以
    及惯性的制约,二战之后的日本只能而且也不得不
    继续依赖国外技术的引进,而且在这一方面相当的
    擅长。
    从明治时期开始,日本就已经开始尝试从西方
    各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并使之尽快地融入到生产当
    中。在这个过程当中,西洋的技术首先被引进到大
    学、国公立研究所、或者专门设立的实验所等政府研
    究机关,在这些地方进行适当的改良与加工以后,再
    转移到企业投入生产。而为了促进这个过程的快速
    进行,日本无论是在人才教育、组织结构还是在公共
    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投入,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并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使得先进的技术一旦
    进入日本,就会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普及和提高。
    这些宝贵的“遗产”在战后的技术引进中也发挥了
    不可估量的作用。
    战后,日本在充分活用这些有利条件的同时,不
    仅加大力度培养科技人员,而且紧密配合企业以技
    术引进和改良作为重心的战略目标,在大学的招生
    计划,学科配置,教育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
    改革,及时有效地满足了企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在
    1961年到1964年的短短4年之中就超额完成了理
    工科学生的增员计划。同时,逐步完善后期中等教
    育,成立专修学校,设立电大、技术科技大学等教育
    机构,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技能,实现后期中等教育
    的多样化,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实力,在保证快速高
    效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提高自主研发的能力。
    3 后续研发: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的并行
    技术引进虽然在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了高速增
    长,但是长期依赖外来技术也势必会导致企业自主
    技术的缺失,丧失国际竞争力,并最终降低对引进技
    术的吸收能力。对这一现象,产·官·学各界都表
    示了共同的担忧,以通产省为主的政府部门积极推
    进企业间的共同研究,支持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对技术引进以及随后的研究
    开发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产业界也随着业
    绩的逐步好转,高举“技术创新”的口号,开始大规
    模地兴建中央研究所。
    为了促进企业的自主研发活动与企业间的共同
    研究活动,通产省站在统筹全局的角度,除了对企业
    超额支出的研究费给与减税的优惠,还对某些特定
    的技术难题以及“国家级”的项目给与财政上的补
    助,通过被称为“研究组合”的共同研究小组进行发
    放,督促企业间共同研究的进行。对企业来说,加入
    研究组合不仅仅是得到政府补贴的重要手段,也是
    了解国内外技术风向标的最佳途径。而且如果能够
    在这一过程之中表现突出,还可以明确自己在政府
    眼中的地位,与政府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为此后获
    得资金和技术引进的机会铺路搭桥,可以说是一举
    多得。
    如上所述,从国家整体来看,引进技术与自主技
    术研发同时并行的研究机制,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
    综合技术水平,同时也意味着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
    收能力的提高。
    4 对中国的启示
    4. 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战后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技术引进的过程
    当中,无论是对技术的筛选,技术与企业的配对,还
    是在后续研发等方面,加强政府的宏观监管、指导与
    调控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提高大学
    以及政府研究机关的作用,其效应主要集中在两个
    方面。首先,由于产·官·学相对分工的不同,一般
    情况下,相对于企业来说,大学以及政府研究机关的
    研究内容之中,基础性的研究较多,而且在这些领域
    也拥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更为广阔的视野。所以,
    ·7·
    通过扩大大学以及政府研究机关的参与,有更大的
    可能性去挖掘那些发展潜力大的先进技术,从而引
    进“种子”,而不是“果实”。中国之所以会陷入“引
    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被动局面,一个主要原
    因恐怕就来源于此。其次,在引进的技术与企业的
    匹配上,大学以及政府研究机关所拥有的人脉关系
    以及其独特的社会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
    4. 2 推进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的同时并行
    日本长达百年的技术引进的经验告诉我们,技
    术引进就像给人体吃补药一样, 俗话说“虚不受
    补”,必须首先调整自己的身体做好吸收补品的准
    备,否则补品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会增
    加身体负担,甚至适得其反。同样,外来技术的引进
    也必须要建立在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基础之
    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
    力,并且能够推陈出新,实现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的
    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 1 ]  中山茂. 科学技术的战后史[M ]. 日本: 岩波新书,
    1995.
    [ 2 ]  星野芳郎. 日本的技术革新[M ]. 日本: 劲草书房,
    1966.
    [ 3 ]  一桥大学创新研究中心. 创新管理入门[M ]. 日本:日
    本经济新闻社, 2000.
    [ 4 ]  后藤晃. 创新与日本经济[M ]. 日本:岩波书店, 2000.
    [ 5 ]  茅野健. 经营工学系列之17—研究与开发[M ]. 日
    本:日本规格协会, 1988.
    [ 6 ]  松井隆幸. 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政策过程[M ]. 日本:
    九州大学出版会, 1997.
    [ 7 ]  Gerald Hane. Comparing University2Industry L inka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Industrializing Knowledge
    [C ]. Cambridge: TheM IT Press, 1999.
    [ 8 ]  Takehiko Hasimoto. The Hesitant Relationship Reconsid2
    ered: University2Industry Cooperation in Postwar Japan,
    Industrializing Knowledge [ C ]. Cambridge: The M IT
    Press, 1999.
    [ 9 ]  Michael L. Tushman. Winning Through Innovation [M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上接第4页)
    [ 4 ]  张秋莉,盛 亚. 国内服务创新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J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5 (7) : 19 - 23.
    [ 5 ]  刘斯敖,冯新勤.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研究述评[ J ]. 社会
    科学家, 2005 (4) : 165 - 167.
    [ 6 ]  郑 刚,朱 凌,陈 悦. 中国创新地图———基于文献
    计量学的我国创新管理研究力量分布研究[ J ]. 科学
    学研究, 2008, 26 (2) : 442 - 448.
    [ 7 ]  邱均平. 信息计量学[M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 8 ]  侯海燕,刘则渊,陈 悦,等. 当代国际科学学研究热点
    演进趋势知识图谱[ J ]. 科研管理, 2006, 27 ( 3) : 90 -
    96.
    [ 9 ]  Braam R R, Moed, H F. Van Raan A F J. Mapp ing of
    science by combined co2citation and word analysis [ J ].
    JASIS, 1991, 42 (4) : 233 - 251.
    [ 10 ] Griffith H G, Small B C.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litera2
    tures I: identifying and graphing specialties [ J ]. Science
    Studies, 1974, 4 (1) : 17 - 40.
    [ 11 ] 李运景,侯汉青. 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 J ]. 情报学报,
    2007, 26 (2) : 301 - 308.
    [ 12 ] 邱均平. 文献计量学[M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8.
    [ 13 ] 侯海燕. 国际科学计量学核心期刊知识图谱[ J ]. 中国
    科技期刊研究, 2006, 17 (2) : 240 - 243.
    [ 14 ] 栾春娟,王续琨,王贤文,等. 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核
    心期刊的可视化网络[ J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8
    (4) : 66 - 70.
    [ 15 ] Chen C. Generalised similarity analysis and pathfinder
    network scaling[ J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1998, 10 (2) : 107 - 128.
    ·8·        技术与创新管理             第31卷
  • 1269632706 2011-07-14 11:49
    深圳陆地方舟电动车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