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和互联的汽车:EN-V电动联网概念车的核心技术 14

分享 收藏 已有 1153 次阅读  2010-06-27 10:43   标签概念车  智能  核心  汽车  电动 

 

演讲摘要


从依靠地线连接的桌面电脑和电话到如今无线手持移动设备,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通过互联网保持与世界的联系。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汽车也可以做到这一切。就像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互联的汽车将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另外,互联的汽车还将解决城市基础所面临的挑战, 比如交通堵塞、污染以及安全隐患。互联的汽车具感应周遭的事物的能力,并且能与汽车和道路系统保持实时通讯。这些功能优化了交通路线,缩短了旅途的时间,让旅途更具可预测性。在驾驶汽车的同时还能保持与社交网络的无缝连接。许多车联网的相关技术已经可以在通用汽车的电动联网概念车EN-V身上找到。下一步就是如何将概念车实现量产,真正进入车联网时代!


演讲正文



谢谢主持人,前天是父亲节,我小女儿给了我一个卡片,我觉得她应该说是我在工作上如何有成绩,人多么多么聪明,但是她都没说,她最后说爸爸你非常有趣,所以我今天一定要表现出我的有趣,否则就辜负了她对我的期望。



我们说说什么是车联网,我们认为它恰恰是我们今天三位主讲嘉宾再加上我,我们四个人所谈论的东西,最底下就是智能交通系统,它是一个信息、基础建设、法规等多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设施的基础,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再往上面就是车联网的核心成员,就是我们的智能互联车,这个智能互联车,它是跑在智能的设施交通系统上面,在上面它是和互联网相连接的,这个互联网不是我们原来的互联网,而是郭博士给我们描述的,以后能够跟车联网相接的这样一个对于汽车来说非常友好的一个连接。再往上就是车联网服务,不管是传统的安吉星的安全,以及紧急救援等等服务,同时还有一些新的服务。这四个东西就构成了车联网整个的含义,我们认为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到来。



接下来我主要就讲一讲智能互联车的情况,刚才大家已经举了手,知道很多嘉宾都去看了我们的“2030年 行”的这样一个电影,以及EN-V的表演,我想问问大家看完以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车,你觉得最酷的地方?谁来说一下?



答: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停车非常方便。



杜江凌:对,我对这个也是印象深刻,我们这里面讲到便利,它是一种非常便利的停车的方式,这是它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答:还有一个就是无人驾驶。



杜江凌:对,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你们说的都很准确,无人驾驶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它不是让我们这些会开车的人说闲着没事就让它自己开,当然有时候我们的确不想自己开车,尤其是女士,更重要的一点是使得那些原来没有机会,这一辈子根本不可能开车的那些人能够体验到“开车”的体会,今天上午大家在电影里面看到了,有一个女孩,她双目失明,大家想想如果没有这个自动驾驶车,她怎么可能到音乐会上跟她的爸爸见面?她爸爸跟她这一辈子的误会能够得到消除,全是靠这个无人驾驶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答:还有一个就是父亲在一边开视频会议,一边开车,同时还能监测到那个小姑娘过马路时的安全状况。
杜江凌:这个非常厉害了,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不仅考虑到环保,还会让开车的人非常享受,我们有这样的视频的功能,都可以把娱乐转到车里面来做,同时看到有小孩过来就能够自动减慢速度,这就是我们所讲到的零碰撞,这是最高境界的安全,大家可以想想,整个电影里面好象没有碰撞,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在这么繁忙的交通环境里面没有碰撞,这件事我觉得以后也会成为我们的一个苦恼,因为以后你再给你的孩子解释交通还有碰撞这件事,你没办法跟他说清楚,你唯一能够说清楚的方式就是带他去坐碰碰车,这时候他才能知道什么是碰撞,这是我们这里面讲到的很多的好处。



当然谁都没有说出来我最喜欢的一点,那就是无人连接。我们看这个录像,其实在电影里面都有这样的情景,EN-V车在舞台上转的时候也有这个东西,所以这几个车在跟着排队的行驶,是非常酷的一个特点,首先我来解剖一下它有哪些特点,第一,这些车都是自动结合起来的,它是在大马路上碰到以后,如果大家觉得互相一交流,你去哪儿,我今天去新天地,他说老兄,我也去新天地,那得了,咱大家一起走,就自动组成了排队。第二,它的间距都是自动保持的,不会有碰撞发生。第三,它开始跟结尾,这个车启动的时候可以同时启动,要停的时候可以同时停。这几个特点对我们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有什么好处呢?刚才大家注意到杨教授的图上有一个说法就是汽车是非常方便,它的方便性最好,但是它对于人的承载能力是最低的,再往上一个才是公共汽车。但是如果说我们有了自动排队的功能,大家可以看到当BUS在做交通运输的时候,每一个车能承载很多的人,这是它的好处,但是问题是它还要拉得很开,这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在行走的时候就白白浪费了,像EN-V这样的车,就这种自动结队行走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距离都用一个个车填充起来了,从运载量来说,它不但不比单独的汽车少,而且还比单独的汽车多,大家可以从这三条线中看到,这是BUS的运载量,这是车的速度,我们保持车与车之间的间距,大概承载人的数量就已经比现在的BUS要多,当我们以后无线技术提高的时候,车与车之间的距离会更近,这时候大家会看到它的承载人数成倍,比BUS要多。



承载能力不光比BUS要强,而且还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如果你坐公共汽车,最糟糕的就是想下车不能下车,它不能停站呀,像我们这样的自由排队的系统就有这样的灵活性,无非就是这个车从这个队里出去了,所以你想下车就下车,后面的车跟上以后该继续行走,所以根本就不会有没有到站就不让你下车的问题,所以你要急着上厕所是有机会的。还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你想去的地方,BUS不一定往那个地方走,没那条线,有了这个组队以后,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你在这条路上跟着他走,如果你突然要走另外一条路,你就换一条路跟另外一个车变成一个队走就可以了,这种灵活性是非常非常便利的。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开着车在上海的大街上,开着开着遇到红绿灯了,前面停了很多车,当红灯变成绿灯的时候你也不能走,你还得等着前面的车一辆一辆地开走,才轮到你,但是有了自由结队的功能以后,整个的车就可以看成是一辆车,当绿灯一变的时候,第一辆车走,最后一辆车也在走,就像一辆火车,你可以想象一辆火车第一节车厢启动,最后一节车厢落下了吗?想象不到吧?这也不可能的。在我们现在的交通里头,车的等待时间是按照指数递增的过程,延时是越来越长。再想更极端一点的情况,因为这个可以临时组队,所以在后来过来的车不见得在这儿排着队,所以它过来的时候,有可能它刚排上队,马上就有绿灯了,它就可以马上走了,也没有延时的情况。所以我们说这样的功能使得我们的大大减少红绿灯的等待时间,所以这个自由结队是非常好的新的创意。



前面基本上把EN-V和以后智能互联车都讲了,下面我要讲的就是首次披露我们怎么做到这些的,它背后究竟有哪些解决方案。从人的角度来说,非常好理解,它的智能技术,它是一种智能的技术,大家都知道我们开车,如果你想到一个地方,首先你要有哪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第一个要素就是我现在在哪儿,第二就是我要到哪儿去,这两项技术,在户外就是外GPS和数字地图来实现的,今天上午大家在汽车馆里面看到的表演是没有GPS的,我们用到的就是所谓的航卫推测系统,你给车一个地图,它自己来推断。你知道你在哪儿以后就开始开了,人很聪明,人有眼睛,可以四处乱看,一旦看到有人有车,你就可以避让,那么没人驾驶的车怎么解决呢?在EN-V上有两个眼,一个就是在上面,是一个摄像机,是用来捕捉稍微远一点的物体和行人,还有一个是在底下,两个红外的传感器,它是在感应近处,离我们很近的一些物体。根据这两个技术就能够看到近处和远处的物体以及行人。有了这些感知,一旦这些事情发生了,我要怎么办?就是有这种对于问题要做出决定的能力,这就是通过EN-V里面整个的控制单元,有这种算法,它能够知道根据当时车行驶的速度,根据它自己的方位来决定,我是应该及时刹车还是绕过这个物体,它有一个智能单元。再加上它的控制装置,都是电动控制的,使它能够知道我现在应该加速还是停车,还是应该拐弯。再有一个就是说这个车还要不断地知道,它跟周围的环境,不管是车,还是跟基础交通设施是处于什么样的情况,这主要就是由车和车,或者是车和周围环境的通讯,通过无线通讯的能力来实现这样的功能。



下面两个就跟人有关系了,就是我怎么跟别人交流?这个时候就用到了刚才讲到的,一个是通过Smart Phone,另外一个就是视频电话,这就是车上所有的功能,功能看起来很多,当它具体实现在车上的时候只有非常少的几个物理器件在做这个事情。在车顶上有一个GPS,管定位的,另外还有一个无线天线,这是车与车之间的互联,有一个摄像镜头和底下的红外传感器,主要是对周围环境感知,还有一个屏幕,就在方向盘上面,容易使得驾驶员和外面的情况进行交流,最关键的就是这个核心部分,这就是自动控制器件,这里面基本上就集成了通用汽车10年以来在自动驾驶车里面所有的精华。



这个示意图显示了,在整个车的互联网中,不同的车或者设施互相作用,这里面有车跟车的互联,这里面也有车和交通设施的互联,同时也有一些控制设备,跟整个车的互联,所以这样一些互联的整体就构成了我们前面谈到的车联网的概念。



刚才我给大家描绘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图画,很多朋友都问我一些问题,就是这个什么时候实现呢?我们能不能干这个事?这是一个道路要走,那么这个要走的道路就是让我们如何把这样一个智能互联的车,和现在道路上还没有智能互联的车怎么样互联,慢慢过渡到全智能的互联网时代。大家不用很悲观,我可以举一两个例子跟大家分享,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是非常普遍的,第一个例子,我原来在英特尔工作,我最清楚的就是8086,英特尔CPU指定的兼容性,每一代计算机,大家还想得起来,286,486,再往后很多,整个过程当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就是向后兼容,这是一个成功因素。由于有了向后兼容,使得任何一个应用程序,不管你是什么时候开发的,都可以在最新的计算机上跑,但是只有当你把最新开发的针对于最新的指令级的程序放在计算机上跑的时候,它才能够发挥出计算机最大的性能。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数字电视,我昨天晚上住在世博园的酒店,我第一次看到中央电视台的高清的数字电视的节目,清楚的一塌糊涂。当然你再播到别的频道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电视节目,这样的一个电视机也是保持了向后兼容的特点,也就是你给我普通的电视信号,我就给你一个不怎么样的图像,起码你能看,但是一旦我收到高清信号的时候,我就能够最好地发挥我这个电视机的特点。今后车联网的发展道路也将是这样的一个道路。也就是说,我们会使得我们的互联车既能够在一般的公路上行走,跟一般的车是一样的,但一旦它到了智能工作环境的时候,它摇身一变,就能够发出刚才所有的那些我们向往的功能,这就是我们的战略,毛主席当年说过一句话,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一个中国的城市里的一个小的环境,能够让智能互联车在那儿跑的环境就是星星之火,当这个星星之火跟全社会人们心里想的产生共鸣的时候就能够燎原。



在通用汽车中国科学院也有一个小组,我们现在就在做这些研究工作,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把整个上海的道路先分成类,分成不同的类,然后研究每一类道路车的交通状况是什么,它的事故率是怎么样的,甚至还找了一些不怕死的同事们开实际的车在实际的道路上跑,然后摄像机在车上照着,看在实际情况当中出现事故,当然最好不实现事故,那时候我们采集下来一些真实的数据,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就能够看到将来向后兼容的车,具有智能互联的向后兼容的车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它的性能是什么样的,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向后兼容的特点,有了这些东西就能够使得我们把这样一个过渡变为可能,变为现实。



1939年,在纽约的世博会上,通用汽车向人们展现了高速公路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20年以后,在1960年它已经成为现实,现在当我们回想起这些事的时候都不觉得奇怪,我们觉得这些事早就应该发生,不值得奇怪。但是在2010年我们提出了车联网的概念,很多人对这件事情表示怀疑,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像1939年预测1960年的心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觉得这样一个美好的未来就一定会实现,谢谢大家!


邀请好友来看这篇日志 推荐给和自己最紧密的好友,默认是300人 分享这篇日志到我的个人动态

收藏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 csuzzp 2014-11-20 23:38
  • start2006 2010-06-27 17:10
  • gwj 2010-06-27 14:13
    收藏起来,研究研究!谢谢斑竹!
  • mirdon 2010-06-27 14:13
    在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用技术化代替自然化.就为出个新项目.通用是赚钱的,给它车里加娱乐功能,没个不乐的.凑热闹.是车迷么?功夫放车身上吧!!!
    知道人有几只眼????????
  • 武汉杨斌 2010-06-27 13:47
    kerongyangbin已看过,并推荐给Ta的300个好友:kongchao126、asa188、gwj、GuBin、寒香、hulian、520012354、SunyAndyFen、hao13821432413、elena ...
  • 武汉杨斌 2010-06-27 13:47
  • zhuzwd 2010-06-27 13:15
涂鸦板
  快捷键:Ctrl+Enter